1、文字密度节奏的控制。段落在四行左右比较合适,宜少不宜多,同时避免文字量大的段落连续堆积,段落质检更好的节奏不是AABBCC,而是类似的ACBCAB的无序结构,纵横道理类型。
2、文字避免写错。应付挑剔的用户是一个方面,某些关键词的错误,有可能就避过了搜索引擎抓取。
3、HTML结构代码复合语义标准。比较混乱的大概是有序、无序、定义三个列表,写12345和使用ol的效果区别不大,但搜索引擎会认为他们的意义不一样。

4、词语避免在同性断开。比如行末一个“百”,下面一行头一个“度”,用户读起来比较费劲。注意英文的默认段落内,一个单词不会断开,原因也是如此。
5、实体转义码的作用。典型如在中文后用表示英文空格,使用代码中的空格;表示版权,还有使用<和>替换<>显示HTML大妈等用途。
6、标点符号避免写错。中文的博大精深主要依赖于标点和断句。标点符号除了能准确传达语气和语境,其实也有一定的语义分析价值,只不过现在的搜索引擎技术还无法实现。
7、链接量的控制。单篇内容的关键词控制在5%以内比较合适,否则看起来到处都是重点,意义适得其反,而且给视觉效果处理也增加了难度。两个链接上下重叠在一起的效果并不好,三个就会很糟糕。一篇400字左右的内容,20个字和10个词的链接都在上半截也不好,因为整个页面不平衡,同时和密度也有关系。
8、符号的应用和差别。有中英、全半角之分,符号呈现和字体样式定义是配套的,比如()和()效果差异,常用和特殊符号建议少用。
9、中文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区别。看个人语感和默认规范,主要是统一和前后一致。
10、色彩的合理使用。不同颜色的功能区别,比如链接提示,得给用户清洗的逻辑,字符是否可点需要看出来,而不是试出来。除了这写,还有不同深浅的强弱区别。